近日,122cc太阳成集团计算机工程系团总支组织了一支由优秀大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前往革命老区晋中市左权县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支名为“AI兴农”的大学生实践团带着科技助农的使命,围绕“五个一”(办一件实事、做一个主题宣讲、开展一次结对共建、提出一项建议、撰写一份调研报告)核心任务深入左权县桐峪镇隘口村,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支农活动。

7月17日,“AI兴农”暑期社会实践队拜访了左权县剪纸非遗传承人吕俊,开展了非遗传习实践,将传统非遗技法、AI科技与红色教育巧妙融合。吕俊老师在剪纸艺术领域勇于创新,擅长对无线条照片进行二次创作,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图案,再将其雕刻成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诸如左权将军像、十字岭突围战雕像等形象,在吕老师的精湛技艺下得以完美呈现。

正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团队的青年们怀揣着对和平的美好向往,希望能够在吕俊老师的指导与教导下创作出精品的主题剪纸作品。
吕俊老师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剪纸的创作与制作流程,并在现场给予实践指导。队员们拿起剪刀和刻刀,试图将这跨越时空的创意变为现实。然而,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上手操作时,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剪纸的难度。吕俊老师耐心地教导我们,说如今的剪纸作品更注重设计,只要设计出色,技法只是辅助,同样能够创作出精品。

吕俊老师的主要身份是新媒体公司的创始人,剪纸只是她的爱好,目前她没有充裕的创作时间。鉴于此,实践团决定发挥自身所长,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吕俊老师提供剪纸底稿。队员们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进行创意构思和风格学习,再通过Photoshop软件精心绘制、优化,形成了寓意深刻、构图新颖的反法西斯主题剪纸设计稿。
当我们将设计好的底稿交给吕俊老师时,得到了她的认可与称赞。我们约定,在9月纪念日到来之际,创作出实体作品,为伟大胜利献礼。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数字创意,此刻围绕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奇妙地交融、碰撞。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学习离不开青年的积极参与。这一过程不仅是一项致力于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工程,也是一场跨越不同媒介形式的深刻文化对话,更是一次将时代精神深度融入古老技艺的创新实践。期望更多青年能够投身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征程,勇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来 源 | 计算机工程系
一 校 | 侯爱芳
一审(二校)| 赵治国
二 审 | 李焕忠
三 审 | 韩丽红
三 校 | 马士君